《在北宋当陪房》
《在北宋当陪房》小说免费阅读
第 70 章 “ 第 70 章
城西销金行 , 刘官人的绸缎铺子就开在旁边 , 门口挂着一块红漆描字的木板 , 竹帘半卷 , 铺子里的哥儿正躲在柜后打胜 。
刘官人掀开帘子 , 从后堂走出来 , 这铺子后面连着一处宅子 , 平日里他和正房 ,
偏房 , 三房妻妾都住在后堂 。
“ 爹 , 叹气作甚 , 响家又没有困生丝 , 当初你还怪人李经纪没为你寻到生丝 。
那哥儿听到动静不敢再偷懒 , 有眼色的从柜子后出来 , 给刘官人倒了一盏凉茶 。
刘官人说道 :“ 你舅者爷家固了生丝 , 卖也卖不掉 , 手里没了活钱 , 昨个来家里找我借钱来了 , 说是还欠着人家五车冰钱没有给 , 想用生丝抵钱 , 人家说啶都不愿意 。“
刘官人此时想起来 , 还心有余悸 , 幸好自个没固 , 这做买卖 , 手中没了活钱要命的
B, 最怕拿钱固了货物 , 卖也卖不掉 , 把银钱给占了去 。
虽然他没困生丝 , 但园了不少料子 , 料子的价钱也跟着贱 , 像那寻常的缎 , 绢 ,
罗 , 一尺料头 , 比着以前往下贱了四五个钱 。
不要小瞧这四五个钱 , 一丈料子 , 那就是差不多四五十个钱 , 一匹料 , 半吊子钱没了 , 还赚什久钱 。
不过料子和料子不一样 , 拿缎来说 , 缎子中的上等货 , 即使生丝变得一文不值 , 它该是什麽价还是什麽价 。
一来是织这种料子的生丝 , 都是生丝中的上品 , 一年里只能得那些 , 二是染色 , 上织机 , 比一般料子织起来费劲 , 织出来的料子花纹稀罕 , 颜色艳丽 , 流光溃彩 , 很是难得 。
“ 那爹借给他没有 ?“
“ 让你娘给他拿了十五贯钱 , 咱家手上活钱也不多 。 “ 刘官人瞅了一眼柜上的色料子 , 让哥儿取两匹银红的绢 , 一匹白青的罗送到后堂 , 给他大娘罗 , 给二娘三娘绢 , 让她们做衣裳 。
反正料子贱 , 往日找他讨要料子做衣裁 , 他还不舍得给她们 , 如今卖不上价 ,
还不如给了她们 。
大户小户家里 , 里面的哥儿丫头 , 多喊家中男主人为爹 , 喊正头大娘子叫娘 ,
妾室为二娘 , 三娘 。
官宦人家不这样称呼人 , 像吴家的婆子丫头都喊吴二郎为郎君 , 冯氏为娘子 ,
要是吴二郎有始室 , 只管叫对方小娘 , 这便是小商户和官宦人家的区别 。
再说那中商家里 , 虽挣的银钱多 , 但论地位 , 是比不上官宦人家的 , 但又效仿这等人家 , 便学的不伦不类 , 大商家里倒还好些 , 因为他们常和官员往来 。
吴家 , 刁妈妈听说庙会上的生绢背心价钱贱了下来 , 就告了假 , 和几个婆子妈妈赶庙会去了 , 不仅给自个买了件背心 , 还给梁堇和桂姐也各买了一件 。
又买了几张手绢 , 料子有罗有纱 , 不过都是素面的 , 上面连个花都没绣 , 但见料子贱也就买了 , 往日想买这样料子的手绢 , 多使银钱才成 。
不止吴家下人们买 , 就连三房祁氏趁便宜都使丫头去买了几匹料子回来 , 薛小娘也买了一匹缎一匹罗 。
从吴家下值回到下人院 , 梁堇见她娘竟然买了一匹花罗回来 , 说是将来与她和桂姐一人半匹当嫁牟 。
这花罗素日里一匹要使三贯钱 , 如今被她娘刁妈妈一贯八百钱就买回来了 , 也不知人家怎之肯卖了 。
刁妈妈买花罗占了便宜 , 雯提多欢喜了 , 说明日还要再去 , 梁堇劝她别再买了 , 吴家这两日忙 , 吴考太过寿的日子快要到了 。
这两日 , 连她都不得闲去牙侩行 , 不过不去也没事 , 她手上一共有三十七贯钱 , 前几日给李经纪说好了 , 托他等生丝价贱到一百五十钱的时候固二十贯钱的 , 手中剩下的十七贯不动 。
像这样的机会不常有 , 能赚一点是一点 。
很快日子就来到了吴老太过寿这日 , 一大早 , 家中的丫头婆子都在忙着手上的事 , 吴家堂前堂后 , 被红布装饰的很是喜庆热闹 。
“ 给我小心点拿 。 “ 刁妈妈平日里栽花种草不假 , 可好歹是个管事 , 像搬水缸样的重活 , 不用自个干 , 使唤家里的哥儿做就是 。
原本昨个就把花送过来了 , 可夜里下了一场雨 , 冯氏看见雨打芭蕉 , 便愚起荷花来了 , 嫌家中养的没有荷花 , 就使刁妈妈去刘家讨来一缸 , 刘同知爱簪花 , 家中养了不少花卉 , 连荷花都有 。
“ 娘子 , 这缸荷花摆在哪 ?“ 来到堂前 , 刁妈妈快步过来请示冯氏 。
冯氏捏着天青色的手
绢 , 往四周瞅了瞅 , 说道 :“ 不如就摆在檐下 , 瞅着清爽 ,
把那盆芙蓉花撒下去 , 瞧着颜色有些艳 , 这夏日本就燥热难耐 , 还是摆些素净的好 。
“ 妈妈 , 你去看看考太太屋里摆冰盆了没有 , 要是没有 , 就从咱二房屋里匀出一
今日毕章是她过寿 , 屋里连盆冰都没得使 , 只怕被旁人看见了要说嘴 。
冯氏交代完这个 , 交代那个 , 手上的绢扇不停地扇凉 , 可还是拭不住身上热出了汗 , 姆姬祁氏连露面都不露 , 也不说过来帮忙 。
“ 娘子 , 考太太过来了 。 “ 丫头崔儿说道 , 冯氏转过身 , 迎了两步 ,“ 娘 , 天这尹热 , 你怎之过来了 , 家里买了一车冰 , 我刚使唤人往你屋里送冰去了 “
当着下人的面 , 冯氏向来又是个体面人 , 给足了吴老太脸面 。
吴考太今日过寿 , 穿了身罗绸衣裳 , 梳了头发 , 头发上插了银梳金钗 , 把自个捌饭的很有当官人家老太太的样子 。
她对自个的事上心的不行 , 自是要过来歆瞅 ,“ 为了我过寿的事 , 辛苦你了 , 你把家里布置的很好 。“
听罢吴老太这样说 , 冯氏很是惊讶 , 能从她这个婆婆口中听到一句好话 , 不容易 ,“ 这都是媳妇该做的 。“
以前她操持家事 , 忙上忙下 , 更是拿自个的嫁妆贴补家里 , 也没见她这个婆婆说过她一句好话 , 如今不过是帮她过寿 , 就得了她的好话 , 让冯氏说不出的感慨 。
她布置这些 , 也不单是为了她 , 更是为了她和官人的脸面 , 不好弄的太过寒酸 。
“ 怎之不见三郎媳妇 ?“ 吴考太睾了半天 , 也没瞰见她 。
“ 想来是她身子不舒坦 , 我也没见她人 。 “ 给老太太过寿 , 席面钱 , 赁杂货钱 ,
都是她二房出的 , 没教她三房出钱 , 连人也不出一个 , 难道就等开席的时候 , 带着一张嘴来吃席 ?
冯氏不想与那两口子这样计较 , 可她们也不像话了 。
“ 早不舒坦 , 院不舒坦 , 偏偏今日身子不舒坦 , 我看她就是故意的 , 你和二郎给我过寿 , 碍了她的眼了 , 她就是见不得我好 。“
吴老太气的半死 , 冯氏这个儿媳再不好 , 也比她孝顺 , 人前几日就开始为她过寿的事忙活 。
“ 赵婆子 , 你过去看看 , 看看她是不是在屋里下蛋呐 。 “ 吴考太粗俗的话 , 惹 6
冯氏面色复杂 , 她身后的崔儿使劲忍着 , 才没笑出声来 。
三房 ,
“ 你到底去不去 ?“ 吴三郎在屋里急的不行 , 劝她和他一块去外面帮忙 。
穿着水红纱衣的祁氏解了头发躺在炕上 , 露出绣有并蒂莲的青缎子肚兜来 , 肚兜遮不住那一抹酥 / 胸 , 只说让他自个去 , 她胸口间得慌 , 去了也帮不了什么忙 。
“ 我看你就是装病 , 你既然不去 , 等开席了也雯过去 。 “ 吴三郎气不过 , 冷笑道 : “ 等什么时候你爹娘过寿 , 我也病 。“
祁氏娘家虽不在沂州 , 但也不是没有机会给她们过寿 , 祁氏一听明三郎这样说 , 顿时恼了 , 从炕上坐起来 ,
“ 你以为我想装病 , 你想过去给她们帮忙 , 她们张嘴请你了吗 , 也就你不要个脸皮 , 人家都瞥不起你 , 你还要往上面凑 。“
“ 都是一家子人 , 为的还是给我娘办寿的事 , 哪需我二哥来请咱们 。“
“ 哼 , 什之一家子人 , 要是你二哥眼里真有你这个兄弟 , 就该找你商量给娘办寿的事 , 她们两口子倒好 , 也不与人商量 , 自个就操办了起来 。
你今日要是过去 , 那你真就成了没脸没皮的人 , 看这个家里谁还瞧得起你 , 连你爹娘都偏心你二哥 。“
祁氏心中对二房不满已久 , 尤其是她那个嫂嫂冯氏 , 她今日存了给二房那两口子难堪的心思 , 故意装病不肯露面 。
她自个不愿过去 , 还劝吴三郎也留在屋里 。
屋里的俩人都不知道 , 她们的话都被躲在屋外的赵婆子给听了个正着 。
<p> 这赵婆子不干好事 , 生平爱窥探旁人私事 , 吴考太让她过来叫祁氏 , 没让她来偷听她们两口子说话 。
她偷听了话后 , 连忙跑回堂前 , 把祁氏说的话学给了吴考太和冯氏听 , 冯氏没想到祁氏怪她没有与她们商量 。
即使精明如冯氏 , 也有想不到 , 顾不到的地方 , 家里人多 , 哪能面面俱到 , 若冯氏与祁氏商量 , 祁氏还有话说 , 说冯氏是来找她分摊过寿钱的 。
冯氏怎之做 , 祁氏都有歹话在那等着 , 左不过是冯
氏平时遭了她这位姑娓的怨 , 这就是两房人住在一块不如意的地方 。
“ 寸红 , 什么时辰了 ?“ 在屋里还等着冯氏那边来人的祁氏 , 把炕上的紫色蚊林挂在钩子上 , 拢了拢身上的纱衣 , 下了炕来 , 脚上穿着一双绣花鞋 , 来到屋门口往外张望 。
“ 娘子 , 都中午了 “
她没露面 , 冯氏怎么不让人过来看看 , 她心里疑惑 , 朝丫头招了招手 , 低声交
代 ,“ 你去前堂瞅睽有没有开席 , 旁人问你 , 你就说是去找官人吴三郎的 。“
寸红得了她的吩咐 , 去了没一会就回来了 , 焦急地说道 :“ 娘子 , 不好了 , 前堂开席了 “
“ 开席了 7
“ 我亲眼看到的 , 二房那边在上菜 , 官娘子们连酒都吃起来了 , 娘子 , 二房怎庆不来人请咱去啊 。“ 寸红急的扯着手绢 。
“ 刚才不是还听着炮竹声的吗 , 怎么这会就开席了 …... 是啊 , 二房怎之没来人 。 “ 来人祁氏也不会去前面吃席 , 但不来人又是一回事 。
不来人 , 携明了是没把她当回事 , 她没露面 , 连来个人看看都没有 , 祁氏更气了 。
她想以不露面的方式 , 挑衅冯氏这位嫂嫂在吴家的权势 , 以此发泄心中的不满 , 可她没有想到 , 她不过去 , 压根不会令冯氏难堪 。
冯氏在席上说她得了热疾就圆了过去 , 她又不是什尹了不得的人物 , 即使冯氏不说 , 怕是都没人想起她 , 更不会关心她为何不来席上 。
对于席上的官娘子来说 , 祁氏只是吴知州的弟嫁 , 知州娘子冯氏的姆娓 。
堂前吴家人与宾客推杯换盐 , 好不热闹 , 吴老太头上不知何时篡了一朵赤色牡丹花 , 面色说不出的红润 , 坐在上首 , 正应了她今日寿星的身份 。
家里的下人 , 除了在席上伺候的那些丫头婆子 , 还有灶屋的人外 , 其余的就没什之事了 , 要么躲起来打瞌睡 , 要么趁着主子不在去屋里偷吃糕饼果子 。
梁堇也闲 , 今日的席面 , 没让她做鱼添菜 , 冯氏嫌做席面用的银钱多 , 不肯再出钱 , 上次梁堇做鱼 , 还得了半吊子赏钱 。
这次没有赏钱拿了 , 梁堇还有些失望 , 她和香豆闲来无事 , 天又闷热 , 愚去外面冰铺子里吃碗酸甜可口的卤梅水 , 多搁冰 , 吃完水 , 再去市井替子里王婆婆那 , 要碗干笋鸡杂浇头冷淘面 , 再花两个钱 , 教她添一些糟鸭肠 。
她家的糟鸭肠 , 味道不是一般的好 , 有那富贵家的丫头婆子 , 都来她这替家中官人和娘子来买她的糟鸭肠 。
灶屋的红果 , 被热气烘的犯恶心 , 胡娘子担心她中暑 , 便让她回家去歇着 , 她出来后 , 来到井水边洗了把脸才好受些 。
回下人院的路上 , 好巧不巧 , 正好看到梁堇与三姑娘院里那个叫香豆的朝她这边走过来 , 她连忙躲了起来 , 直到她们俩人走过去后 , 才从墙后面出来 。
看着梁堇的背影 , 红果说不出的失落 : 二姐 …... 真把她给忘了 , 想来当初之所以与她要好 , 不过是为了从她姑母这学到手艺 , 学到手艺后 , 自是不用再和她红果一处顽了 。
梁堇刚才没有看到红果 , 也不知她心中所想 , 她与香豆来到角门处偷溜了出去 。
此时 , 一辆从泉州过来的青布马车 , 风尘仆仆的到了沂州的官道上 , 赶车的是个大伯 , 身上的短衫涨了干 , 干了涨 , 上面结了一层细小的盐粒 。
他面色苍白 , 眼神发府 , 冲身后车厢里的人说道 :“ 娘子 , 到沂州了 , 咱走到前面停下来喝碗茶水歇歇吧 “
还不等里面的人说话 , 他只觉眼前一阵发黑 , 手中赶马的麻鞭子滑落下来 , 掉在被日头晒的滚烫的官道上 。
作者有话要说 :
今日结束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