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《陛下放心,我超会做官》

43. 关奉使(1)

《陛下放心,我超会做官》小说免费阅读

大雨连下数日,京城的天空压得人喘不过气来,满城湿漉漉的石板路更添一份沉闷。

偏偏朝堂上的氛围,更是比外头的雨云还要低沉几分。

清晨,钟声敲响,百官肃立。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,目光从群臣中缓缓掠过,仿佛看尽了每一张脸上的情绪波动。

“宣州水患愈演愈烈,刚修好的堤坝却因大雨冲毁,民生艰苦,赈灾一事迫在眉睫,朕已命司察司出使江南,监粮护送。”

皇帝话音刚落,大殿内便如水中投石,瞬间泛起涟漪。

右相徐勉上前一步,眉宇间藏着恰到好处的忧虑:“陛下,江南水患历来为重,赈灾之事非同小可,奉使一职须得有勇有谋。臣斗胆,愿举一人——兵部侍郎王道贞,素来清廉稳重,想必可担此重任。”

这话音刚落,李博微微一笑,却并未立刻开口,他低头看着笏板,仿佛是在等待什么。

果然,徐勉话音未尽,刑部侍郎站了出来,似笑非笑地补充道:“臣以为,此事非一人之力可为,江南水系复杂,或应派一熟悉水利之人随行,以策万全。”

这话中提到的“熟悉水利之人”,显然是指工部的一位次官,而那人正是左相一派的心腹。

皇帝只是淡淡扫了一眼左右:“爱卿们所言极是,奉使一职确需审慎考量,朕再行思索。”

大臣们面面相觑,心中各有算盘,却无人再敢多言。

徐勉与李博对视一眼,彼此都未露声色。

朝堂内的纷争虽然一时平息,但那股暗流却已然酝酿。

*

宣政殿内,皇帝伏案批阅,不动声色的神情让空气都显得沉闷。

关宁置于在御案侧,听着皇帝低沉的声音缓缓传来:“江南堤坝毁于大雨,民怨沸腾,赈灾粮若不能及时到达,局势将难以收拾。”

他抬眼看向关宁,目光中多了些许探究。“江南世家势力盘根错节,此次前往,你可有信心?”

关宁双手交叠于腹前,语调恭谨:“臣惶恐,但必竭尽所能,不负圣命。”

皇帝沉默片刻,从一旁匣子中取出一枚金光熠熠的令牌,走到至关宁面前:“此为天子令牌。凡见此牌者,如见朕亲至。”

关宁望着那枚令牌,心头微微一震。令牌轻薄,却承载着无上的权威与责任。

皇帝缓缓道:“江南一地表面风平浪静,暗地里却波涛汹涌。既然堤坝毁了,必定要查清楚到底是天灾,还是人祸。”

她双手接过令牌,肃然领命:“臣定不辱命。”

皇帝目光深邃:“江南之地鱼龙混杂,你手中的刀若不能斩人,便会反噬自身。慎言慎行,凡事以大局为重。”

关宁垂首称是,指尖触摸着令牌,心中思绪翻涌。

走出宣政殿,天已微微放晴。

昨夜的大雨虽歇,但空气中仍弥漫着潮湿的泥土味。

赵怀书看了一眼泄露一丝日光的阴沉天空,微微蹙眉道:“天是要下雨,还是要放晴?”

关宁明了他的意思。

这场堤坝冲毁的背后,绝非简单的天灾,贪腐、失职,一切皆有可能。

内侍台正厅。

“工部与户部的账目已送来,”赵怀书亲自将账簿摆在她面前,“这些是与宣州堤坝修建相关的款项。御笔若需梳理,可从这些账目开始。”

关宁抬眸看了他一眼,微微颔首:“多谢赵掌印。”

赵怀书随意翻开一本,指着其中一处:“此为宣州堤坝修建时的工匠名录,这些是银两调拨记录。”

“关御笔以为,此行该如何?”

“江南世家深耕多年,地方势力盘根错节,若从表面入手,恐难以找到真相。”关宁低声道。

“需在世家有所戒备之前,掌握主动权,否则不利后续行动。”赵怀书沉吟片刻道。

关宁抬头看着他:“先行一步,势必危险重重,但若不如此,我们便难以先行下手。”

赵怀书闻言,嘴角微微上扬。

此行调查,不仅是为赈灾,更要找到堤坝冲毁的真相。

她心中很清楚,皇帝将她派去,既是对她的历练,也是对她的测试——孤臣无背景,虽不受世家掣肘,但一旦失败,便无翻身余地。

想到这里,她手中的账簿被缓缓合上,神色坚定。

*

今日是半年发禄米的日子,恰好雨水稍歇,仓部司的小吏余九赶紧赶着一车又一车的禄米,迈着步子穿过京城熙攘的街巷,送到各位大人家中。

他走了整整两条街,终于来到御史台御使孟陆的宅邸。

马车刚到孟府,孟母陆天巧正好回家,身上是一袭素衣,布衣整洁,虽不见华贵,但眉宇间透着一股肃然,她站在门廊下,目光如炬,扫了一眼米袋后,眉头立刻紧蹙。

她心中一沉,这些米袋看上去体积有些不对劲,分量似乎超了。

孟母陆天巧,出身普通人家,自幼聪慧,少年时在一家珠宝铺中学习账房算术,练就一双“尺子眼”,对数字、体积、重量敏锐异常。因丈夫早逝,她一手撑起孟家,白日里在长安城最大的珠宝铺当账房,晚上则在昏黄的灯下为家中孩子抄写账目维持生计,靠着这份韧劲拉扯孟陆长大。

她平日精于算计生活中的每一个铜钱,因精准无误的账房技艺而闻名,邻里间都说她的眼睛就是秤杆,凡是过目之物,轻重长短都逃不过她的慧眼。

陆天巧并未立即发作,而是叫老仆取来秤杆,将每一袋米逐一称量。

称完后,她用帕子擦了擦手,声音里多了几分冷意:“敢问这米为何多了三石?”

余九一听,连忙讪笑道:“夫人,哪儿多了?仓部司称好的,绝无差错。”

陆天巧冷笑一声:“我当账房时,三斗五两的珠米都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差错,更别说这大袋禄米。三石的重量,我一看就知道多了。”

“这是公家的禄米,多一斗还是少一斗,岂能不明不白?我且问你,这三石米是何规矩?”

余九支吾着答:“这是惯例,从前仓部司就这么干,给御史台各位御使的米总会稍稍多些,大家都习惯了。”

陆天巧眉眼凌厉,冷声问:“那脚钱呢?可曾给你?”

余九愣住:“脚钱?哪有脚钱啊?仓部司的吏员给御使大人跑腿,从来不用给脚钱。”

陆天巧的脸色愈发难看,手一挥:“这多余的米我一粒不要,脚钱却不能不给!”

她吩咐家仆从库房取出银钱,递到余九手中:“你送米是辛苦活,这点钱是你的辛苦钱,收下吧。”

余九连连摆手:“不敢不敢,这怎么成……”

陆天巧冷声道:“做人要分明,该你的拿,不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